“少林欢喜地”是一个体味少林禅茶、静心修行、交流佛学的静秘之所,是少林寺联系游客和信徒的对外重要平台
广结佛缘,普渡众生
少林欢喜地中涉及多种产品,它们从少林禅宗、武学发端,开发成为对现代人的修、养有所助益的必需品
产品合乎人体学的专业设计,本土与环保的自然选材,体现简约美学的视觉呈现,在潜移默的东方禅意智慧中,让人们得到轻松、自在与欢喜的切身体验
(术语)十地之第一地
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成断惑证理之一分,大欢喜之位也
自此十地之间,经二大阿僧祇劫而成佛
新译仁王经下曰:‘初证平等性,而生诸佛家,由初得觉悟,名为欢喜地
’观经天台疏曰:‘欢喜地者,初证圣处,多生欢喜也
问题一:欢喜地什么填空 欢喜地跳跃
欢喜地笑
“地”修饰动词,所以后面要跟动词
问题二:欢喜的什么填词语 欢喜冤家、欢喜密探、欢喜若狂、欢天喜地、皆大欢喜.....
欢喜的孩子
欢喜的人群
欢喜的学生
欢喜的心情
欢喜的样子
欢喜的人们...................................
问题三:欢喜的什么填空词语 欢喜的样子
欢喜的气氛
欢喜的日子
问题四:和尚欢喜地指什么? 登地菩萨法有十个阶位,第一地就是欢喜地,其他各地依次为: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楞严经》卷八云: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大意是:修行人对于无上的正觉菩提已圆满通达,自性本觉通于如来的正觉自性,觉尽一切诸佛境界,名为欢喜地。
为什么此地成为欢喜地呢?《华严经》中说道:转离一切世间境界故生欢喜,亲近一切佛故生欢喜,远离凡夫地故生欢喜,近智慧地故生欢喜,永断一切恶趣故生欢喜,与一切众生作依止处故生欢喜,见一切如来故生欢喜,生佛境界中故生欢喜,入一切菩萨平等性中故生欢喜,远离一切怖畏毛竖等事故生欢喜。
问题五:欢喜地什么遗憾地什么填上恰当的词? 你好,欢喜的冤家,欢喜的样子。欢喜的气氛。欢喜的日子。祝愉快!
问题七:佛教中的欢喜是什么意思? 就汉传佛教而言,欢喜是众生内在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众生中之有情,红尘之凡人也,其内在心理表现为贪欲、憎恶、愤怒、无奈、欢喜等等,其中欢喜是一种虚幻的乐,我姑且称之为“乐欢喜”,这种“乐欢喜”往往导致“乐极生悲”,而佛陀及菩萨引导有情得到的欢喜是通过慈善心、悲悯心、平等心实现的,在通过般若之妙智慧让我等有情实胆觉悟,从而进入身心愉悦的状态,并最终升华为常乐我净之“常乐”,摆脱六道轮回,以如如不动之心进入“我净”境界。这种欢喜,我称之为“妙欢喜”。
问题八:欢喜的什么、痛快地什么、使劲地什么 欢喜的满足,痛快地活着,使劲地工作。这样才会快乐,生活才会幸福。
问题九:兴奋地什么,欢喜地什么,呼呼地什么,急速地什么,深深地什么 兴奋地大叫,欢喜地一蹦三尺高,急速地奔跑,呼呼地喘气,深深地叹气
少林欢喜地(登封)有限公司是中国嵩山少林寺旗下少林智业群中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通过发展有少林文化特色的产业来传播少林寺的禅武医艺文化。公司将开发全球通路,通过多种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少林文化、禅武精神,着力打造“中华文化第一品牌”
“少林欢喜地”集合卖场、餐厅、体验区、概念馆,将形成一个复合式的多元场域,空间氛围质朴而不失时尚感;东方而不失现代感;内敛而不失劲道。这是理想中禅武少林世界的空间呈现,提供人们在生活中修行的诸多契机,是一个“纯净、谦和、护法”的心灵之境。少林欢喜地中涉及多种产品,它们从少林禅宗、武学发端,开发成为对现代人的修、养有所助益的必需品。产品合乎人体学的专业设计,本土与环保的自然选材,体现简约美学的视觉呈现,在潜移默的东方禅意智慧中,让人们得到轻松、自在与欢喜的切身体验。
少林欢喜地的使命“传递纯净、谦和、护法的禅武精神;推广慈悲、智慧、和平的欢喜生活”
佛历二五五二年四月八日(公元2008年5月12日),“少林欢喜地”总店将在少林寺本山正式运营;同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将开出3-5家“少林欢喜地”直营店。
少林欢喜地
少林寺在淘宝开设了一家名为少林欢喜地的店铺,经营佛教用品、武术用品等
现在的少林寺应该算是与时俱进的新型经营模式,商业化痕迹重。
事情缘由:4月6日上午,郑州以挂牌方式出让了郑东新区一宗商业、商务用地,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底价4.52亿元竞得。
先介绍一下少林寺的由来。佛教是一个广博的宗教科学。禅宗是佛教的心髓,博大精深,已经越来越少的人理解,现在比较多的学佛信士,是学净土宗和密宗。少林寺是佛教的一个寺院。全国有两万多个佛教寺院,少林寺,是其中之一,因为达摩祖师曾经在少林寺修行,因此世界闻名。
那么,少林寺有什么收入呢?少林寺不是盈利单位,但是少林寺确实有一定的收入。据了解,少林寺收入30%,政府收入70%。
门票
少林寺在改造成旅游景点之前进行了修缮。改造成旅游景区后,他们开始收取门票,现在最新的价格,一个成年人需要收取80元门票。据说,在少林寺最火爆的时期,少林寺仅门票一项就能收取3亿元人民币的费用,这比国内大多数旅游景点的收入都要高。
香钱
这是广为人知的,寺庙每天都会有参拜的人,这些人一般在祈祷之后都会放点钱到功德箱,少的一百两百,多的有几千。一天下来,有的寺庙能收到几万的香火钱。
一些商业演出,比如某个商场开业,需要少林寺武僧做一些表演等。
少林寺旗下有一些产业,比如少林寺素饼,斋菜馆,卖一些少林寺纪念品等。作为寺庙的代表,少林寺名下其实是有多家公司的,包括少林文化传播中心、少林武僧团、《禅露》杂志社、少林书局、 少林药局、海外文化中心等等。这些产业每年都能给少林寺创造可观的收入。
游客
早在2006年,少林寺就有160万游客,当时少林寺的收入就开始超过1亿元。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游客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收入也很少下降。
在2018年《中国经营报》报道称2017年少林寺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了350万人次,再次刷新了记录。如果按照每张门票100元计算,当年的少林寺仅门票收入就高达3.5亿元,这还没有将"香火费"归入其中。所以,少林寺4.52亿郑州买地,也就见怪不怪。
在开公司这件事上,少林寺称得上集团化运作。1998年,少林寺成立了实业公司,经营起少林禅茶和少林素饼生意;2002年,创办名为少林书局的出版公司,出版有《少林功夫》等图书;2007年,成立少林欢喜地有限公司,经营体育用品、文化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等,同时也在少林寺常住院内经营餐馆;2008年5月,一个名为“少林欢喜地”的淘宝店开业,经营佛教用品、武术用品等。
除了试图上市外,也有寺庙将版图扩张到了海外。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曾在1997年内尼泊尔建造了“中华寺”,坐落在佛祖诞生地——蓝毗尼。
相比这种特例,真正在海外开拓疆土的寺庙仅有少林寺。2001年,少林寺在德国成立德国少林寺,将其定义为“少林文化中心”,通过会员制的形式,吸引少林功夫爱好者,开设少林功夫培训道馆。
但寺庙在拓展收入来源的同时,其商业化带来的争议也颇多。就少林寺而言,“和尚开豪车”“少林寺海外买地”等传言,都曾在网络上引起风波。
孰是孰非,咱们无从得知,只希望别不断消费少林符号,将其与资本挂钩,继续保持佛教的信仰以及原则不变,以此保持初心的纯净才是一个信仰能够长期存续的道路。